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传统祭隆重的心理分析

为什么传统社会里的人们对丧葬活动如此重视?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一习俗特色得以传承下来并长盛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也反映出了人们的种种心态。

1、儒家孝道观念深人人心及情感因素支配

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几千年来,中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接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对我国影响至深的儒家历来提倡孝道,把养生送死等量齐观,甚至重视送死的程度超过了养生。《中庸》云:“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备矣。”《论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荀子·礼论》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也。”这种传统的“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深深地印人了唐宋时期人们的头脑中。他们把丧葬视为人生中头等大事,认为“孝莫重乎丧”。唐代白居易云:“享于祖考,所以教人追孝也。”宋人李靓说:“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丧之有具,祭之有品,以多为贵,以奢为礼。”对丧葬的重视程度成为世人衡量孝与不孝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国家实施教化的重要手段,更有一些人因事亡亲至“孝”而闻名或受到褒扬。人们不但在精神上、思想上以厚奉死丧为“孝”,而且付诸实施。父母生前养育了子女,死后为其隆丧厚葬便成为子孙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大起坟墓,倾财治丧,也成为恭行孝道的最好明证。丧户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厚葬过程中讲尽排场而不背奢侈的罪名,相反,还可以博得“礼”与“孝”的美名,这也给沽名钓誉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孝道观念的深人人心一方面在于统治者及儒家的提倡,另一方面也受到情感因素的支配。亲情是孝道观念得以倡行的主观原因厚葬中自然包含着亲人间的情感因素在内。死亡不同于其它,它牵涉到阴阳两世的隔绝,意味着亡人与生者永远的分别,因此,从情感角度出发,生者也要以最好的方式来对待死亡的亲人。我国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就产生了灵魂不灭观念,认为人死灵魂不灭,还要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过着如同现世一样的生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找到了寄托哀思、延续与死者情感的最好方式,即备下丰厚的随葬品及舒适的“住宅”供其使用,准备隆重的仪式送其上路,定时定期地祭祀以免其所需财物的匾乏及居住环境的破坏。这样一来,结合起来。儿女厚葬隆祭亡亲,既可履行义务,满足报恩的精神需求,又可捞到“孝”的美名,为尔后的立身成名积累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

2、惧死恋生心态的影响

中国丧葬习俗是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物。在传统迷信、佛道二教各类观念的共同影响下,鬼神迷信几乎渗透于每一个家庭细胞之中。

狂热的鬼神迷信中蕴涵着世人的两种心态,一是畏惧鬼魂即畏惧死亡的心态;二是取悦鬼魂的心态,即由畏惧死亡而产生的恋生求福心态。人们畏惧鬼魂,又不能摆脱它的阴影,只得想方设法取悦于它,以免其祸乱。如何取悦鬼魂?从世人心态考虑,就是要“事死如事生”,尽心竭力地侍奉死者,给予其最好的物质待遇及精神抚慰。于是,厚葬、隆祭、久祀便成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方式。

丰厚的葬品祭品、舒适的坟墓用以满足死者的物质欲求,隆重的葬礼、长久的祭杷可以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人们从事的这些活动固然含有取悦死者、摆脱鬼魂祸乱之意,但更重要、更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死者的福佑。实际上,这正是生者畏惧死亡、恋生求福心态的一种表现。这一心态支配着人们去从事种种消费活动,从中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削减对死亡的恐惧。从这层意义上看,厚葬、隆祭、久祀中增加了更多的利生成份,成为一种功利性行为,显然有违于人鬼之间的亲情关系及孝道观念,然而这样却摆脱了传统礼仪中虚伪的一面,使得人鬼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实在、更加具体。人在丧葬、祭祀活动中的付出,就是为了求得回报,为了得到祖先的庇佑,希望在先人的关照下,安度一生,长享荣华富贵,永保家道繁盛昌隆。这也是生者通过厚葬、隆祭、久祀得到的精神慰藉。

厚葬、隆祭、为生者提供了一个模板,自己死后也可享受这样的“待遇”,享受子孙长久的祭祀,这也冲了生者对死亡的畏惧,获得了一丝心灵上的安慰。死亡虽然不能超越,但眷恋生命的古人们将子孙后代视为自身生命的延续,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对生存的不懈追求。只要“子子孙孙无穷厦也”,亡者的精神生命就不会消亡。长久的祭祀便是达到这一精神境界的具体实施办法。

此外,一些人生前就为自己造生坟、营寿棺,或者置办田地、储备金银以供后事之用。这些生前虑后事的举措,也受到了人们惧死恋生心态的影响。对生与死的关注,是人类掩藏在意识深层最重要的东西,对生的向往与对死的恐惧,乃是人类心灵中最基本的情感。人们用这种“逆反”的形式来掩盖真实的情感,也是希望通过对自己未来的死亡“示威”,来达到对恐惧的征服,追求生命的永存。

同时,一个人的死亡,尤其是一个男性长辈的死亡代表了一个小家庭的新生。人们以厚葬作为人生、家庭终结的典礼,以取悦鬼魂的心态来祝福新生的家庭,这同个体的惧死恋生心态一样,一切都是为了生者,为了后代,为了家道,为了生命的永存与兴旺。

3、人的社会性及人情面子心态的影响

人具有社会性,其生存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死亡是人生的大事,意味着与现实社会中断了各种关系。但是,作为生者,作为死者所在的家庭、家族,还要继续在社会中生存,所以要续上因死者的亡故而中断的某些社会关系。丧葬正是延续人的社会性的一条重要纽带。俗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本身的这种功利性适应于任何朝代,它推动了厚葬习俗的形成。一个家庭对待丧葬的态度,决定了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延续情况。热闹、排场的丧礼、葬礼、祭礼在一定程上反映了丧家的实力,使得人们乐于趋之。于是,丧葬便为人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聚会、联系、交流的机会。因死者故去而中晰的人际关系在人们情感的宜泄与交流中续上了,丧主的继承地位也因此得到社会的认可,丧亲之痛给死者亲属造成的心理失衡也因亲朋好友的安慰与帮助得以重建。丧葬过程中的宴会,更加深了人们的感情,营造出了和乐融融的氛围。吃喝历来就是沟通某种关系或调和某种关系的必要手段。在酒酣饭足之时,人们的关系也得以改善,并且变得更加紧密、亲切。这种人际关系的交流在宗族祭祀时也有体现。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使族众重新温习了彼此间的亲情关系,变得更加团结、亲密,这样就靠共同的祖先重新凝聚起了日益疏远的血缘亲情,拉起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一个家庭、家族的政治地位、经济力量、整合程度也可以通过厚葬、隆祭、久祀得以展示,这也是人的社会性的一种表现。这种向世人“示威”的丧葬消费习俗,实际上就是人们炫耀心态、夸富斗富心态的体现,也是人情面子心态的最好明证。人们在隆丧厚葬中可以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或炫耀自我,以此获得心理满足。而且,从世俗角度看,地位高、势力大、财富多的家庭、家族受到人们的尊崇与敬畏,不敢等闲视之。相反,势微力薄之家则落人眼下。

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中功利性的一而。为了维护个人及家庭的面子,一些贫贱之家只得“打肿脸充胖子”“罄竭家产,而修葬仪”。但是,既定的社会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改变,于是,这些贫贱之人就将祈福求禄、改变现状的心理转移至地下,希望通过丧葬活动来改变境遇。可见,人的社会性及人情面子心态对隆丧厚葬习俗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此外,为了展示孝思,人们重视丧葬。“孝”一方面出自丧家内心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人情面子心态在内。为了沽名钓誉而隆办葬事者,古往今来不在少数。